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問題,是目前農村環境整治的重要項目,工作難點。根據統計我國84%以上的行政村已經覆蓋生活來及收運處置體系,但只有30%農戶生活污水的到有效控制,從這數據上看,明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明顯比垃圾治理水平低。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改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問題?本文我們一起簡單了解有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編制問題。
理污水廢水問題,水質監測儀幫助很大,就看你如何運用了。但關于編制問題,小編其實并不是很了解,只是會在網上查找的資料的時候看到。其實治至于而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觀點也是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到的,在此分享給大家。
【注重模式創新,建立長效機制】
創新方式共謀城鄉設施建設?,F階段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商業模式尚不成熟,投資回報機制不健全,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不高。有的地方對縣域村莊建設規劃布局不清楚,一些即將搬遷撤并的村莊,仍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,造成財政投資浪費。
規劃編制時,建議將全縣農村污水處理項目打包,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企業建設運營;也可將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改擴建項目與農村污水治理項目打捆,或與生態旅游、房地產開發等項目捆綁等方式,吸引社會資本參與。通盤考慮城鎮和鄉村污水處理設施空間布局,進一步明確縣域納管模式、集中模式、分散模式的村莊名錄,科學選取處理技術和工藝,按照“一村一策”的要求,謀劃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項目。
建立設施長效運維機制。據媒體報道,由于運營資金短缺、管網配套不同步、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等因素,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“曬太陽”問題比較突出,如有的省份已建成的處理設施中,約1/3沒有正常運行。
規劃編制時,建議結合農村實際,探索建立以縣級政府為責任主體、鄉鎮為管理主體、村級組織為落實主體、農戶為受益主體、運維單位為服務主體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“五位一體”運維管理體系。進一步明確設施運行管理的責任主體和資金渠道,建立健全規章制度,加強管護隊伍建設,強化監督管理。通過委托第三方運營、組建專業化物業管理公司、納入城鎮環衛運轉體系、責成縣級有關部門或所轄鄉鎮(村)負責運營等模式,確定運維單位。農戶庭院內設施,原則上由農戶負責日常運行管理。
構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體系。近年來,國家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,推動相關排放標準、技術規范、指導意見等制度建設。浙江等部分省份基本實現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,也探索了一系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度。
編制規劃時,建議借鑒浙江經驗做法,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摸底調查、排放標準、技術導則、目標考核、長效運維、第三方考核、問題診斷與處理、合同范本、提標改造、服務平臺、以及污水監測等制度,探索構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體系。
- 2023-04-04水泵站安裝水質監測儀的主要目的!
- 2023-04-04判斷水質有沒有被污染的幾種方法
- 2023-04-04水中氨氮的沖擊造成超標怎么辦?
- 2023-04-04氨氮和總氮有關系嗎?有什么關系?
- 2023-04-04如何判斷生活飲用水已達標
- 2023-04-04熟悉工業污水中鉈的檢測標準和控制問題